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賴俊廷博士
冬天寒流來時的清晨,劃破寧靜的救護車聲音擾人清夢,頂多翻個身繼續入睡。沒想到,白天時就聽說某某長輩因為心血管事件(如腦中風或心肌梗塞)送醫甚至往生。這類的心血管事件在清晨發生的機率根據統計,是平日白天的兩到三倍。有個有趣的巧合是,在希臘神話中,睡神與死神是孿生兄弟,本來是用來表達睡眠和死亡會呈現相似的身體現象表徵。但是,這兩兄弟到底在我們睡眠中做了些什麼,為何死神常常在清晨的夢醒時分帶走人的性命呢?這個故事,可能要從心血管的自律神經調控說起。
我們一天的血壓會隨著我們的睡與醒、日常生活的活動而高低起伏,大家知道嗎?如果不是劇烈運動所產生的血壓上升,人一天當中血壓最高的時段就落在清晨由睡轉醒的時間,而血壓最低的時段就落在我們最深睡的時段。試想,我們的血壓從深睡到轉醒的過程也歷經最低到最高的狀態,這樣有如雲霄飛車般的衝刺,科學家們稱這樣的現象為晨間血壓驟升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MBPS),很多長輩的心血管無法挺過這麼劇烈的轉變,而發生了令人遺憾的心血管事件。造成心血管事件的可能原因很多,目前最有可能的是交感神經活性的改變,扣下了事件的板機。
過去的研究中發現,有心血管問題的病人,血壓維持穩定的能力較差,在還沒發生心血管事件前、由睡轉醒的過程中,尤其在高齡族群、睡眠縮短或低溫的其他誘發條件之下,血壓在清晨的驟升更為明顯。一般健康人由睡轉醒的過程,血壓有10-20 % (約15-40 mmHg) 的上升都算正常,但是在已經有心血管問題的病人中時常看到20% 以上、甚至高達60% 的變化 (換算成血壓值約 40-80 mmHg),這類的病人時常在清晨量到160 mmHg以上、甚至有可能到200 mmHg的收縮壓。造成這樣的血壓驟升的主要原因來自於身體由睡轉醒的過程中,交感神經從低活性變到高活性,而交感神經的活性變化是為了喚醒睡眠中的身體和大腦,但是產生的副作用就是血壓的穩定能力失控了。尤其在低溫環境下,身體為了產熱造成動脈血管全面性的收縮,高齡長者因為血管老化、缺乏彈性,合併各項不利的因素,因而大大提升清晨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風險。
要如何避免晨間的血壓驟升呢?除了心血管系統的日常保養之外,目前已知包含低溫環境、睡眠時間突然縮短(星期一效應)、心理壓力、抽菸和飲酒等因子,都可能影響清晨的交感神經活性,因而會與晨間血壓的驟升程度有關喔!家中若有高齡長者,建議在低溫環境清醒的時候不急著起床,多躺個10分鐘,注意手腳、頸部的保暖後再起身,有助於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唷!
參考文獻
-
Kario K. Morning surge in blood pressur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evidence and perspectives. Hypertension. 2010;56:765-73.
-
Hoshide S, Yano Y, Mizuno H, Kanegae H and Kario K. Day-by-Day Variability of Home Blood Pressure and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J-HOP Study (Japan Morning Surge-Home Blood Pressure). Hypertension. 2018;71:177-184.
-
Lai CT, Chen CY, Kuo TB, Chern CM and Yang CC. Sympathetic Hyperactivity, Sleep Fragmentation, and Wake-Related Blood Pressure Surge During Late-Light Sleep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Am J Hypertens. 2016;29:590-7.
-
Kuo TB, Hong CH, Hsieh IT, Lee GS and Yang CC. Effects of cold exposure on autonomic changes during the last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transition and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in humans. Sleep Med. 2014;15:98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