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 Webflow HTML website template
CONTACT US

根據美國精神健康協會(MHA)的調查,近15%的青少年會用自殘方式面對情緒危機,自殘的方式主要以利器割傷自己為主,其他譬如自己抓傷皮膚、咬傷、燙傷、拉扯頭髮、撞頭、飲用有害物質,故意令傷口潰爛或無法復原等。


青少年自傷比你想的更常見

青少年自傷在現代社會早已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議題,以台灣而言,根據馬偕醫院一個三年的追蹤研究,在高中職學生族群中,有25%的學生曾出現過自我傷害的行為、43.5%的學生曾出現過自殺念頭,14.3%曾計畫自殺,3.5%則真的嘗試過自殺行為。這樣的數據不禁令人膽戰心驚,我們的孩子怎麼了?

為什麼有這麼高比例想傷害自己、甚至結束生命?是課業壓力?還是人際關係?這樣的問題只是一個過渡狀態,還是有可能會持續到成人呢?

哪些是青少年自傷的危險因子

馬偕醫院精神部的黃郁心醫師表示,根據研究顯示,青少年的自傷行為與將來發生憂鬱、焦慮等相關疾患有關,也會大幅增加將來自殺的機率,且曾有過自傷行為的青少年,成年後也有較高比例遭遇婚姻破裂、學業或工作不順利。因此,自傷行為不僅對青少年期造成危險,對他們的將來也會產生廣泛的不良影響。

青少年自傷風險較高的包含哪些人呢?

  1. 個性較衝動者
  2. 成績排名落後者
  3. 低自尊
  4. 抽菸
  5. 酒精使用較多者
  6. 女生
  7. 憂鬱分數偏高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中17.1%的參與者有網路成癮的問題,3.3%曾接觸到網友分享自殺相關的訊息,在控制了其他與自傷相關的危險因子後,發現網路成癮與網路上接觸到自殺相關訊息也都會增加自傷行為。因此,網路消息帶來的模仿效應,對於青少年自傷的影響的確不容小覷。

 

台灣社會相對較重視學業成績,因此對於學業表現較弱的青少年,有可能形成潛在的壓力,應提供相關的教育協助,並關懷是否有心理輔導的需求。

另外,網路成癮在全世界都是方興未艾的議題,尤其台灣的網路使用普遍,對於網路使用時間過久的青少年,師長應該提供關懷與介入,並且留意其在網路上所接觸到的內容。黃郁心醫師提醒,過去研究顯示網路成癮的青少年有兩大族群:青少年憂鬱症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若有相關疾患家長切勿諱疾忌醫,才能及早介入治療,降低未來發生的共病及後遺症。

 

 

相關新聞:

1.https://tw.appledaily.com/supplement/20201101/IMYDOYMISZFQRH6NRINDQMOZCQ/

2.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paper/1421676

 

 

參考資料:

1.Huang, Y. H., et al. (2017). “Correlation of impulsivity with self-harm and suicidal attempt: a community study of adolescents in Taiwan.” BMJ Open 7(12): e017949.

2.Liu, H. C., et al. (2017). “Self-harm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nternet exposure to suicidal thought in adolescents.” J Formos Med Assoc 116(3): 153-160.

3.黃郁心、劉惠青、蔡芳茹、黃國洋、黃彥勳、蔡雅如、劉珣瑛 台北市與新北市高中職青少年自傷行為之盛行率、一年發生率及危險因子 101年台灣精神醫學會年會口頭報告

4.Mental Health America.Self-Injury (Cutting, Self-Harm Or Self-Mutilation) from https://mhanational.org/conditions/self-injury-cutting-self-harm-or-self-mutilation

Search

About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s standard dummy text ever since the 1500s, when an unknown printer took a galley of type and scrambled it to make a type specimen book.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s standard dummy text ever since the 1500s, when an unknown printer took a galley of type and scrambled it to make a type specimen book. It has survived not only five centuries, but also the leap into electronic typesetting, remaining essentially unchanged.